益生菌如何对抗“银屑病持久战”?
 

Date:2023-02-16

 

2022年10月29日是第19个世界银屑病日,银屑病患者需要我们更多的理解及关爱。
 

我国约664万人受银屑病困扰

银屑病俗称“牛皮癣”,是一种慢性的、非传染性的、疼痛的、毁容的、致残的疾病。临床表现为红色丘疹和斑块,上覆厚层银白色鳞
屑,反复发作,难以根治。
银屑病包括寻常型、脓包型、关节病型及红皮病型银屑病。按患者人数计算,寻常型银屑病占到了所有银屑病比例的96.5%。
银屑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认为,除遗传因素外,银屑病的发生还与环境因素如潮湿、外伤、饮酒、精神紧张等因素有关。
全球范围内,银屑病的发病率逐渐上升,已从1990年的每10万人758例上升到2017年的每10万人812例。在中国,至2020年,已有
约663.7万银屑病患者。
很多情况下,银屑病不仅是一种慢性的炎症性皮肤病,也同时对患者的精神造成了巨大的压力——银屑病的治疗需要大量的努力和时
间,并且经常遭到歧视与排斥,并且常并发有高血压,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等多种疾病,给患者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目前银屑病尚无根治方法

依据《中国银屑病诊疗指南》(2018版),目前,银屑病尚无治愈方法,银屑病的治疗是为了控制及稳定病情,减缓发展进程,减轻
红斑、鳞屑、斑块增厚等皮损加重及瘙痒等症状。银屑病的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症状确定,轻度以外用治疗为主,中重度可使用系统
治疗,对传统系统性药物治疗效果欠佳的患者可适当选择靶向生物制剂治疗。
20世纪70年代末起,中国医院开始设立风湿病学组,21世纪后,银屑病生物制剂相继在海外被研发并上市,中国银屑病药物经历了进
口、国产生物制剂上市和被纳入医保范围的过程。
据数据,2020年中国银屑病药物行业的市场规模是46.5亿人民币,2016年至2020年的CAGR(复合年均增长率)是22.3%,预计至2025
年,中国银屑病药物行业的市场规模将达208.7亿元。
 

肠道菌群、益生菌与银屑病

目前,从微生物的角度探索健康和疾病的关系逐渐成为重点和热点。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肠-皮肤轴之间存在联系,肠道菌群失调能影响全身免疫功能,导致体内稳态失调和皮肤功能受损,进而导致皮
肤疾病的发生。
一项对美国银屑病患者的研究显示,患者肠道菌群相对丰度普遍降低。在我国协和医院对银屑病患者研究中,也证实银屑病患者肠道菌
群多样性低于健康人群。
另外,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银屑病患者“胃肠道不适症状概率”及“并发炎性肠病概率”均高于正常人群。
这些研究表明肠道菌群与银屑病有着显著的相关性。
在临床上,已经有用混合益生菌治疗银屑病的案例,在随访12周后,患者银屑病的面积和严重程度至少下降75%,并且发现6个月后复发
的风险较低。该临床试验证明益生菌治疗银屑病有效果。
益生菌如何调节银屑病症状?一方面,益生菌能通过定向调节肠道微生物群,调控CD4+T淋巴细胞及其炎性因子的释放,继而改善银屑
病皮肤炎症及皮损严重程度。另一方面,益生菌可调节肠道菌群来改善肠道屏障功能,进而增强上皮防御功能及调节肠道菌群来增强肠
道屏障。
总体来说,益生菌有希望发展为一种对银屑病患者安全性高、副作用少的治疗或预防方式。但是,目前仍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如益生菌
适用范围、剂量和疗程等。以肠道微生物作为靶点的治疗策略还需要更多的临床数据与进一步的基础研究。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