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人的937%——益生菌又一条蓝海赛道
 

Date:2023-02-16

 

健康是身体、精神心理和社会福祉等全方位的健康,而不仅仅是身体没有疾病。
——引自世界卫生组织章程
 
 

01“高压”社会,情绪问题突出

情绪问题一直是困扰国民的健康问题之一。在2019、2020以及2021年的《国民健康洞察报告》中,情绪问题一直稳居榜首。在2021年,
有近半数(47%)的人认为自身存在情绪方面的困扰。
社会压力的增大给大部分人造成了心理负担,普遍认为整个社会很“卷”,压力很大,产生了负面情绪。在一项调查中显示,人们对于社
会心理健康的评价不到及格分,仅 5.75 分,低于对自己心理健康自评的 6.64 分。
人们不仅对社会环境的心理状态不看好,对自身焦虑和心理困扰的判断也超过实际。人们担心自己患有心理问题(91%)的比例远远
高于实际确诊(30%),其中焦虑症和抑郁症是重灾区。
事实说明,在新冠肺炎流行的大背景下,人们在心理及情绪上的负面表现有加强的趋势。
研究显示,新冠病毒流行对于全球心理健康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危害。在一项对8个COVID-19流行的国家调研显示,普通人群中焦虑、
抑郁、创伤后应激障碍、心理困扰和压力的发生概率都有所提高。疫情造成的孤独感是抑郁、焦虑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最强预测因素。
另外,职场压力的增加,也是造成情绪困扰的原因之一。
对于在职场中挣扎奋斗的“打工人”来说,为了幸福,很多人不惜拿命去拼,没有充足时间休息、运动,也使得职场人更容易被不良的
情绪困扰。调查数据显示,有72.0%的职场人会因为工作产生不良情绪,超过五成的职场白领自认为存在或多或少的心理问题。
 

02“益心菌”

近年来发现,肠道菌群可以通过肠-脑轴影响人的情绪。特定益生菌菌种不仅能用于改善胃肠功能,而且对一些神经退行性疾病和
神经发育障碍表现出潜在的治疗作用。
这种能够改善行为和心理状态的益生菌被称为益心菌(psychobiotics)。
临床研究和动物实验均发现,补充益心菌可减轻抑郁症状,甚至能达到与传统治疗相似的效果。在抑郁患者的随机对照安慰剂研究中,
补充益心菌,能够减轻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症状,改善认知和代谢异常。
目前已经报道的益心菌基本都属于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如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和瑞士乳杆菌(Lactobacillus helveticus)以及两
歧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bifidum)等特定菌株。
在疫情仍未平息的当下,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积极寻求可以舒缓情绪、调节压力的营养保健品。于是以益心菌为主打成分的“情绪调
节类”益生菌产品,开始进入市场。
 

03情绪调节益生菌——惊人的937%

当前,我国益生菌产业市场规模正在以每年11-12%的速度增长,即将突破千亿关口。
以淘宝天猫益生菌市场为例,2021年,益生菌在淘宝天猫的全年销售额达119.4亿元。其中,情绪调节类的益生菌虽销售额仅402万,
但其增速高达937%,遥遥领先于第二名过敏舒缓类的益生菌。

从时间线来看——

情绪调节益生菌市场销售从2021年1月份销量开始上升;消费者在2021年开始注重自身情绪调节,推动了市场的整体趋势。3月份、9月
份小范围促销月份有一定的涨幅,到11月份,12月份大促实现了快速增长。

从消费者对益生菌的期待来看——

当前消费者购买情绪调节类益生菌主要是为了缓解焦虑、改善睡眠、缓解压力,这与当代较大的社会压力有关。
随着消费的升级,未来,情绪调节类益生菌可以加强消费者在减缓抑郁症状、预防情绪失控的发生、精神好、不犯困上的沟通。

从人群上看——

一二线城市和东部城市的25-35岁人群是购买情绪调节类益生菌的主力。这群“坚强打工人”在高线城市的工作节奏更快,生活成本更高,承
受了更大的压力,更容易焦虑和出现情绪问题,因此不难理解他们对情绪调节功能的益生菌接受度更高。
除此之外,64%的消费者也要承担养家糊口和育儿压力。而这些来自于生活与工作中的焦虑和压力促使他们对情绪调节类益生菌有更大的
需求。
 
(分割线)
在益生菌市场逐渐被打开的今天,在情绪问题逐渐成为社会问题的今天,情绪调节类益生菌成为了众多消费者观望与选择的对象。但总体来说,
目前在益生菌赛道,情绪调节的功能仍处于发展的早期水平,还需持续不断的消费者教育与市场沟通。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