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食同源or益生菌?
谁才是解决肠胃问题的“香饽饽”?

Date:2023-02-16

 

面对肠胃问题,药食同源成分与益生菌产品,正在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药食同源or益生菌?或许,这并不是一道单选题。

一、肠胃问题正在困扰着中国人

中国有句老话,叫“民以食为天”。对中国人来说 ,吃是一种文化,但“病从口入”,随之而来的肠胃问题也困扰着很多人。

在丁香医生发布的《2022 国民健康洞察报告》中可以看到,在2021年,有29%的人认为自己有“肠胃不好”的困扰,在所有的23个健

康困扰中,位列第7名。同时,“肠胃不好”的问题在2020和2021年的国民健康洞察报告中,也同样“榜上有名”,稳居前10。

事实上,29%仅仅是为肠胃问题所困扰的人群,有过肠胃问题的中国人远不止29%。

在春雨医生的《2021年肠道健康白皮书》中,仅有8.54%的人表示自己未曾出现胃肠道不适的症状,其中便秘、腹泻、胀气是最常见

的胃肠道不适的症状。也就是说,超过90%的人都曾有过肠胃道不适的情况。

另外,消化系统疾病的患病率也在快速上升。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08-2018年,我国调查地区居民消化系统疾病两周患病

率总体趋势在上升,2008年我国居民患消化系统疾病两周患病率合计为47.8‰;2018年此数据大幅上升至74.6‰,其中农村居民患

病率高达80.9‰。

同时,我国居民消化系统慢性病的患病率也在逐渐上升,2008年,我国居民消化系统慢性病患病率合计为24.5‰;2018年,此数据

已上升至43.8‰。

为何肠胃问题如此高发?经济高速发展,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过大,导致加班、久坐、应酬、作息不规律,重油重盐的饮食等已

经逐渐成为了社会常态,而这也导致人们形成了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和不健康的生活习惯,这些都是导致肠胃问题高发的原因。

有意思的是,尽管随着健康知识的普及,许多人对于健康饮食、健康生活习惯已经有了正确的意识,但却“明知故犯”,在一些习惯上

仍旧做不到“健康化”。

如IQVIA(艾昆纬)在一项针对中国腹泻消费者的洞察调研中发现,在饮食习惯上,61%的腹泻人群偏爱辛辣刺激肠胃的食物,一半

人群存在饮食不规律、不健康的习惯;腹泻人群在生活方式和备药习惯上普遍有着积极认识,但是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也多数存在。

二、药食同源在应对肠胃问题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

由于巨大的肠胃问题人群数量,以及人们对肠胃疾病药品的持续性需求,自2015年至2019年,肠胃疾病用药的行业市场规模一直保持

稳步增长,由590.9亿元人民币增长到610.0亿元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达8.0%。预计到2024年,行业规模将达到633.2亿元人民币。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的保健意识也在逐步提升,人们开始意识到长期服用西药所带来的副作用。因此,更安全、副作用

更小的调整肠道功能的方法,成为了人们的新需求。中国肠胃疾病用药行业已经由原来的西药时代,逐渐跨进了中西药联用时代。

中药类肠胃药的原材料多为食材(药食同源),如国家药监局公布的芦荟、西洋参、桑葚等百余种功能食品均具有治疗肠胃疾病的功能

,药性温和,副作用较小,更适合长期服用。

也因此,中药肠胃疾病用药市场也在不断扩大。2019年,中药肠胃疾病用药的市场占比已经从2015的31.9%提高到了40%。

中草药作为中华文明的宝贵财富之一,具有良好的民众基础,消费者认知度和认可度均较高。随着养生潮流的兴起,消费者对传统中草

药成分更是越发关注。

因此,不仅在用药领域,随着近年来食品功能化的风潮,药食同源成分在营养品市场也深受欢迎。

据集瓜数据的报告,抖音平台传统滋补营养品市场增速明显,2022Q1大盘GMV(即商品交易总额)同比增长了324%。其中,药食同源

营养品深受消费者喜爱,在两个平台都进入了GMV TOP3,在抖音上更是位列第一。

三、益生菌:解决肠胃问题的另一个“香饽饽”

除了中药成分在肠胃疾病用药的应用,有一种微生物制剂也因为副作用少、安全性高而走入了人们的视野,在肠道健康、胃部健康等

药物上均有应用,它就是益生菌。

益生菌是“通过摄取适当的量,对食用者的身体健康能发挥有效作用的活菌”(2001 年世界卫生组织定义)。人体内的益生菌超过400

种,其中20 种在人体内长期定植。益生菌在进入肠道后,会与肠道中原有菌群发生栖生、共生、偏生、竞争和吞噬等复杂的关系,最

终起到促进机体健康的作用。

益生菌在药物方面的潜力不可忽视。根据头豹机构的数据,2020年全球微生态药物落地空间约为500-600亿美元,未来微生态药物可

渗诱的市场空间预估可达1000亿美元,其中益生菌是临床使用最广泛的微生态制剂。

除了药物方面,益生菌也应用于乳制品、饮料、食品、婴幼儿食品、膳食补充剂等行业中。总体来看,我国益生菌产业市场规模正在持

续增长。根据中国保健协会的数据,2020年国内益生菌产品的整体市场规模约为879.8亿元,并且仍在以每年11-12%的速度增长,即将

突破千亿关口。

实际上,益生菌在情绪健康、口腔健康、女性健康等产品上均有应用。但对于益生菌,消费者在肠道健康上的诉求最为强烈。

肠胃健康类益生菌的主要功效为缓解腹泻、便秘、消化不良等肠胃常见问题,多由多种益生菌和益生元共同作用。2021年,在天猫淘宝

平台,主打肠胃健康功能的益生菌占比最高,达38%,销售额达到了26.1亿元。

为何肠胃健康类益生菌能成为消费者关注的“香饽饽”?除了巨大的存在肠胃问题的人口基础,以及益生菌本身安全、无副作用的特点,

还得益于益生菌在健康消费上的精准定位。

《2016 年中国消费者趋势》显示,中国声称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数比例从2012 年的75%上升到2015 年的86%。“健康”开始超过“

收入”成为中国消费者关注的首要问题。尼尔森在2014 年总结了健康消费的八大卖点,而益生菌产品能轻松迎合其中五个卖点,甚至

更多。

四、益生菌如何应用于肠胃问题?

据《益生菌的科学共识(2020年)》,目前已有近万篇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对不同益生菌菌株的各种功能进行了研究,已证实益生

菌的核心功能是改善人体胃肠道健康,如平衡肠道菌群、缓解肠道炎症、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IBS ) 等。

世界胃肠病学组织( World GastroenterologyOrganisation,WGO)在2011 年指出,益生菌在缓解腹泻、便秘等方面的功效有着“强有

力的证据”,2017 年再次指出益生菌可以有效防治消化道疾病。

益生菌在促进胃肠道健康方面的应用

1. 胃肠炎症

益生菌在预防和治疗急性胃肠炎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布拉氏酵母(布拉迪酵母)、鼠李糖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乳双歧杆

菌和罗伊氏乳杆菌等都有大量应用研究,主要作用是减轻炎症期间的急性腹泻症状,缩短腹泻持续时间。

2. 腹泻

世界胃肠病学组织( World GastroenterologyOrganisation,WGO)在2011 年指出,益生菌在缓解腹泻、便秘等方面的功效有着“强有力

的证据”。

用于干预腹泻的菌种有乳酸杆菌、双歧杆菌、肠球菌和链球菌等。

有研究发现,嗜酸乳杆菌结合干酪乳酸菌可以显著降低婴幼儿持续性腹泻的时程及呕吐症状。对于AAD(抗生素相关腹泻),乳酸杆菌

、双歧杆菌、酿酒酵母、肠球菌及链球菌属的菌株可用于预防和治疗不同类型的腹泻,如儿童、成人以及卧床患者。此外,对于其他类

型的腹泻,预防性服用乳酸杆菌胶囊可以减少旅行者腹泻的发生次数。

Opinion Way中国腹泻消费者洞察调研数据显示,消费者腹泻药物治疗平均 2.9天, 85%的人群低于 4天。益生菌、中药、蒙脱石散是腹

泻人群常用的治疗药品,均在 30.0%左右。消费者普遍认为,益生菌能够保护胃肠道黏膜,调理肠道菌群。

3. 便秘

便秘的发生与肠道蠕动变慢、免疫和神经系统功能紊乱、胆汁酸代谢和粘液分泌异常、肠道菌群和结肠发酵的异常等因素密切相关。世

界胃肠病学组织( World GastroenterologyOrganisation,WGO)在2011 年指出,益生菌在缓解腹泻、便秘等方面的功效有着“强有力的

证据”。

功能性便秘的成年人粪便中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丰度显著降低,通过补充特定的益生菌,能够促进肠道蠕动、调节肠道内分泌和调节

肠道酸碱度,从而改善便秘。如:乳双歧杆菌HN019与缩短结肠运输时间相关;含乳双歧杆菌的发酵牛奶结合嗜热链球菌及保加利亚

乳杆菌可显著改善成年女性排便情况和粪便硬度,从而减轻其便秘症状。此外,一项随机双盲对照试验显示,健康个体摄入乳双歧杆

菌BB-12后,排便频率增加、肠道舒适性提高。

4. 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慢性功能性胃肠病,通常表现为腹痛、腹胀和排便习惯改变等。

2018 年,欧洲胃肠病学基础医疗学会(European Society for Primary CareGastroenterology,ESPCG),发布更新后的《益生菌在下消

化道症状管理中的应用国际共识》,指出特定的益生菌可以减轻IBS 患者的胃肠道症状,益生菌对腹痛、腹胀、排气、便秘等下消化道

症状有明显的缓解或改善作用。

一项针对女性IBS患者的临床研究发现,一株长双歧杆菌婴儿亚种可明显减轻腹痛、腹胀和排便不畅等症状。2018年,McKenzie等发表

的一项荟萃分析显示,特定的益生菌菌株或联合应用,如酿酒酵母、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或者上述几种菌的组合,对IBS和腹痛症状有明

显改善。

5. 幽门螺杆菌感染

幽门螺杆菌(HP)是一种与胃溃疡、慢性胃炎、胃癌的关系非常密切的菌,在我国,幽门螺杆菌的平均感染率为59%。1994年,世界卫

生组织(WHO)将幽门螺杆菌列为第一类致癌物。

针对幽门螺杆菌感染,抗生素结合抑制胃酸分泌的四联或三联治疗药物是最常采用的方式。但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的最大挑战,是细菌

对抗生素耐药率的增加导致的根除治疗失败。2017 年,幽门螺杆菌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因耐药性而对人类健康造成重大威胁的20 种致

病菌之一。

除可导致幽门螺杆菌继发耐药外,抗生素疗法还可能带来一些不良反应。2021 年,一项包含22000 例患者的研究显示:约23% 的患者

至少发生了1 次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其中味觉障碍 (7%)、腹泻 (7%)、恶心 (6%) 和腹痛 (3%) 最为常见。

而益生菌可通过以下机制,防治幽门螺杆菌——

产生抗菌物质:如细菌素等物质,抑制或杀灭幽门螺杆菌

抑制尿素酶活性:抑制HP产生尿素酶,使其无法在胃部生长

抗炎作用:如免疫细胞分泌抗发炎细胞激素和趋化因子,降低发炎反应

调节肠道菌群:增加有益菌数量,维持肠道稳态

如罗伊氏乳杆菌DSM 17648(Lactobacillus reuteri DSM17648),能够特异性地识别并结合幽门螺杆菌的表面蛋白结构,从而与

幽门螺杆菌形成共聚合物,通过胃肠道蠕动将其排出体外,从而减少胃内的幽门螺杆菌负荷量。

该菌株在德国、爱尔兰、俄罗斯、罗马尼亚、中国、印度6 个国家,累计开展过12 次临床试验,这些研究表明,罗伊氏乳杆菌DS

M 17648 及其灭活菌剂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虽不能替代抗生素治疗,但可以有效降低儿童和成人的幽门螺杆菌感染负荷

量,减轻抗生素治疗的不良反应,改善患者的胃肠道症状,调节患者的肠道菌群组成。

五、当益生菌加入药食同源

肠道微生态与中医学都强调:机体平衡是人体康健的根本,一旦失调,则需 “扶正”使之恢复平衡。两者不仅在理念上相似,更是

能通过互相作用,来调节肠道菌群。

对于药食同源物质来说,进入肠道后,其不仅仅具有本身原有的作用,还会以另一种形式,作用在菌群上——

药食同源植物中多糖和多酚类等成分,可选择性促进如双歧杆菌和乳酸菌等益生菌增殖,但品种特性各异,促进益生菌增长的同时

,能抑制病原微生物,可成为益生元;药食同源植物中苷类物质需依赖肠道益生菌中生物酶系方可完成其吸收利用,此过程亦会生

成营养物质,以供益生菌增殖分化所用,形成良性循环。

因此,以药食同源物质为原料,开发肠道微生态调节产品,成为了一种新思路。

如何将药食同源与益生菌产品相融合?益生菌定制化应用厂商——禾世堂(浙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禾世堂生物)在肠道健

康应用上提供了一个案例。

禾世堂生物推出的复合益生菌固体饮料——禾世堂益幽,通过“红黑条”的配方理念,将益生菌与药食同源做了巧妙的结合。该产品分为一

红一黑两种配方,红条在早餐前服用,主打岩藻多糖+罗伊氏乳杆菌DSM17648+药食同源成分;黑条在晚餐后服用,主打益生菌成分。

其中,红条中的甘草、姜黄就属于药食同源的成分。

姜黄属于姜科植物,姜黄素是姜黄的主要有效成分。中医学认为姜黄具有通经止痛、破血行气等功效。现代医学表明姜黄素具有多种

药理活性,如抗癌、抗炎、抗氧化等。

姜黄素除了直接抗幽门螺杆菌作用(抗菌)外,还能抑制幽门螺杆菌诱导的宿主上皮细胞中NF-κB、AICD、IL-8、MMP-3和MMP-9,

从而保护其免受炎症反应。

甘草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临床常用、不可或缺的中药材。因其能调和百药、解百毒,故有“国老”之 称。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甘

草具有抗氧化、抗炎调免疫、抗溃疡、解毒抗癌等多方面作用。

甘草能抑制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清除幽门螺杆菌,保护和修复胃黏膜,减少胃黏膜损伤,加快溃疡愈合,具有良好的抗溃疡疗效,

能显著改善胃溃疡人群的腹痛、腹胀、嗳气等症状。

姜黄、甘草与岩藻多糖、罗伊氏乳杆菌DSM17648结合,定位于护胃。黑条中的益生菌则定位于稳定肠道菌群。红黑结合,真正做到

了胃肠的防、抗、愈、补结合,整个配方较为完整。

总而言之,随着药食同源概念与益生菌在肠胃领域应用的重要性愈发凸显,两者结合或许将成为肠胃健康市场新的火花。正如《2022

益生菌白皮书》中所言:就像是亟待耕耘的沃土,等待着培育出新一代具有中国特色的益生菌产品,为中国智造再添一笔。

参考资料:

《2022 国民健康洞察报告》,丁香医生
《2021年肠道健康白皮书》,春雨医生
《2021年中国OTC肠胃药行业市场规模与竞争格局分析 肠胃药需求增大、竞争激烈》,前瞻产业研究院
《2020年中国肠胃疾病用药行业概览》,头豹研究院
《2022年腹泻人群肠道健康白皮书》,思密达®&春雨医生
集瓜数据《传统滋补营养品2022Q1社媒电商营销分析报告》,统计时间2021年1月1日-2022年3月31日,覆盖平台:抖音、快手
预见2022:《2022年中国肠道微生态医药行业全景图谱》,前瞻研究院
《益生菌行业:多元场景加速培育消费习惯,益生菌走向专业化发展》,天风证券
《2022益生菌白皮书》,热心肠研究院,天猫国际,阿里健康
《2022年淘宝天猫益生菌市场报告总结》,魔镜市场情报
《酸奶行业专题研究:两千亿蓝海待探,安慕希独领风骚》,招商证券
段云峰、蔡峰,律娜,朱宝利,益生菌促进胃肠道健康的机制及应用微生物学报202262(3):836-847.
《23分钟讲述益生菌的前世今生》,王刚 江南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
《Pylopass与幽门螺杆菌白皮书》,诺维信,热心肠研究院
《跻身热搜榜前列,引发资本市场“幽门螺杆菌”概念股受追捧》,热心肠研究院
《益生菌与药食同源植物的协同作用》,《食品工业》2018年第39卷第9期
《20分钟详解从有效成分到肠道菌群,中药如何突破?》 ,热心肠研究院,马百平

禾世堂(浙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禾世堂生物”)是一家专精于益生菌及衍生物的研发、生产、销售的公司。公司基于日本基

础科研技术,引进美国医药开发科研团队,历经6年耕耘,形成了专业的益生菌配方研发、筛选能力。针对肠道健康、女性健康、口腔

健康、情绪调节等多个益生菌定制化应用领域,能够提供从市场需求调查、配方设计优选到产品生产包装、营销策略支持的全流程服

务体系,业务涵盖食品、药品、乳制品企业及销售平台(电商)等企业。

详情请联系:

咨询热线:400-600-8559

邮箱:yuansheng@

返回列表